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浅谈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知识中心 > 更多行业知识 > 浅谈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浅谈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摘  要:简要介绍了有机硅改聚酯树脂合成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综述了部分国内外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在涂料行业的应用,展望了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0  引 言

1833年J.Gay-Lussac和J.Pelouze

[3]

在加热乳酸时首次发现聚酯树脂,在此之前的人们虽然早已发现了一些天然树脂如琥珀、虫胶等,但是化学合成聚酯树脂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陆续开始。聚酯树脂是制造聚酯纤维、涂料、薄膜以及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通常由多元酸和多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制得。涂料中所用的聚酯树脂一般是低分子量、无定形、含有支链且可以交联的聚合物。

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聚酯树脂拥有更优的耐热性、耐寒性、电气绝缘性、耐候性等性能,人们在有机硅树脂和聚酯树脂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将含Si-O键或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嵌段或接枝到聚酯树脂分子链上,得到了一种新型的既具有机硅树脂主要特性又保留了聚酯树脂主要特性的有机硅聚酯树脂。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根据桥联结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Si-C型和Si-O-C型两种,前者由含羧基的有机硅(氧)烷与多元醇反应制备,后者通过含羟基的聚酯与烷氧基的硅(氧)烷或含硅羟基的硅(氧)烷经缩合反应制备,因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而被广泛应用

[4]

。用有机硅对聚酯树脂进行改性,使两种聚合物材料的优势得到互补,大大提高了树脂的性能,广泛地用于铝材、钢铁材等金属卷材的装饰保护、电器设备元器件的绝缘装饰保护、户外大型建筑物的耐候装饰保护等

[5]

1  有机硅改性的方法

01

有机硅树脂有着优异的性能,把它与聚酯树脂复合,可提高聚酯树脂的性能。目前,制备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两种。

1.1

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是指将聚酯树脂与有机硅树脂通过物理方法共混结合。一般包括简单共混法和增加第三相共混法。

简单共混是指将有机硅树脂和聚酯树脂直接混合,但因两者溶度参数相差较大,导致相容性不好,易出现有机硅树脂溢出,发生微相分离现象,影响涂膜性能。目前,简单共混一般是少量添加有机硅树脂作为助剂使用。增加第三相共混法是指在混合体系中,添加第三种物质作为中间相,如硅烷偶联剂、封闭型聚异氰酸酯等,以此将有机硅树脂和聚酯树脂相结合。

C.A.Fustin

[6]

等人用熔融状态下用含端乙烯基的有机硅树脂聚合物,共混改性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发现在此状态下两者相容性良好,最终形成有机硅/聚酯热塑性弹性体。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研发出了一系列有机硅树脂与聚酯共混改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各自的特性,比如KR-5230对铝等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KR-5234 具有良好的耐热及低温固化性;KR-5235 具有良好的脱模性

[7]

1.2

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主要是通过缩聚反应在有机硅氧烷主链的末端或侧链连接上聚酯树脂,形成嵌段、接枝或互穿网络共聚物,借助化学键使这两种极性相差较大的聚合物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根据原料类型,化学共聚法又可分为单体共聚改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UV固化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下一篇:助剂有机硅偶联剂概述及其作用机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