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矽力孔、矽力康……这些有机硅的译名你听说过么?

知识中心 > 更多行业知识 > 矽力孔、矽力康……这些有机硅的译名你听说过么?


矽力孔、矽力康……这些有机硅的译名你听说过么?


有机硅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它的身影,如小孩奶嘴、水杯盖密封垫、玻璃窗密封条等,正是利用了有机硅在耐高低温、防水、绝缘等性能上的优势。有机硅工业在中国的起步,一般认为是1970年代江西星火厂,而学术理论的研究则可上溯到1960年代的晨光化工研究院,乃至更早些的北京化工试验所和沈阳化工研究院在解放初的工作。不过,这还并不是有机硅概念在中国的最早介绍与起步研究。事实上,在抗日战争尚未结束时,即民国末期,国内便已有对silicone这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报道和初步研究。国际有机硅工业制造肇始自1940年代初,也就是说中国对有机硅材料的认识是毫无迟滞、相当及时的。

本文以这些译名为线索,辅以当时时代背景的特点,试对有机硅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形作一还原,以说明有机硅材料问世之初便迅速传入东方大国,并获得了相当的关注。

一、矽力孔

1945年,《北大化讯》杂志上登载的一篇题为《矽力孔》的文章,堪为国内最早对有机硅概念的引介。文章开篇写道“如今美国有一种极其新奇的人造树脂,名叫‘矽力孔’(silicones)。这多能的新来者,具有惊人的威力,为近卅年来可塑体的进展放一异彩!”

《北大化讯》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主办的一本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1944年创刊,受众面不算大,但对中国化学界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原因之一即在于它常能将国际上有关化学的最新动向与最新发明及时的介绍到国内来。有机硅材料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众所周知,有机硅材料最早由英国化学家基平(F. Kipping)等人实现实验室的合成,时间在1930年代,而真正实现工业投产则是1940年代初。因此,1945年的这篇《矽力孔》的报道不可不谓相当及时。

关于有机硅的合成方法,在今天已是公开的科学知识,但在当时则还属秘方,“它的制法,虽尚未被保守秘密,而且那些研究‘矽力孔’的科学家,也许在多多少少的变动着他们的综合手续,但无论如何,我们深知‘矽力孔’是由石油、细沙和食盐水混制而成。”《矽力孔》的推测显然不错,但还十分粗略,也反映出当时(即便是北大)国内对有机硅的具体技术细节还知之甚少。

接下来文章生动的介绍了有机硅的几种应用,从硅油、硅脂到硅橡皮(橡胶)十分全面。在硅油防水性方面,“……现在美国有一种纸烟,能在水中浸渍很久而不被湿坏,这是因为在纸和烟草的纤维上,涂了一层‘矽力孔’……试想,于大雨滂沱中,我们穿着‘矽力孔’喷过的衣帽,仍能干燥如初,该是怎样令人神往的事。”而在绝缘性方面,“……一部三匹马力的电动机换用‘矽力孔’绝缘之后,即有十匹马力了。”

文章不仅描述生动,而且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抗战相联系,突出了学以致用的考虑。比如介绍有机硅耐受温度区间较宽的特点时,“飞机滑润油最好掺加一些膏脂状的‘矽力孔’……是一种适应温度剧变的良剂……尤其是战斗机,……很需要这适应温度剧变的调节剂。”关于有机硅橡皮耐高温的特性,更直接举了B-29战....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石墨烯堪称“逆天”的基本性能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下一篇:硅微粉、微硅粉、工业硅粉傻傻分不清楚,速速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