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7077字详细讲解塑料管道发展方向

知识中心 > 塑料行业 > 7077字详细讲解塑料管道发展方向


7077字详细讲解塑料管道发展方向


塑料管道的发展方向

现代遍布城乡的各种管道就像生命体的血管一样,保障着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塑料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城市及建筑物的给水和排水工程、电力和通讯工程、燃气输送工程、农业灌溉工程、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经成为塑料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

塑料管道产量最大的国家

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需求拉动下,塑料管道行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产量由2011年的

1000万吨

增长到2016年的

1436万吨

。下表是近年来塑料管道产量增长情况,虽然近年塑料管道增速有所放缓,但产量仍持续稳定上升,进入了新常态下发展的新阶段(2017年秋季有一波煤改气引起的爆发增长,全年数据尚未完成统计)。塑料管道产能已达

3000万吨/年

。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产量(万吨)

1100

1210

1300

1380

1436

增长率(%)

10

10

7.4

6.15

4.06

下图是2016年管道应用领域的比例份额:

国内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目前行业内前20名企业的产量已超过总产量的40%,品牌和规模企业增长明显,一些企业异地布点、兼并扩张的步伐加快,适者生存,还有一些企业已经选择退出。

国内管道行业是以

PVC,PE

PP

管道为代表的产品体系,前些年主要的品种为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的口径不大于250 mm的实壁管道和配件。新材料/工艺的革新、塑料管道结构设计的发展、塑料管道的用途进一步扩大不断地推动着国内塑料管道行业新产品的推出,近几年来随着塑料管道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对新型高性能的管道的需求加大,塑料管道新产品的推出也日新月异,

PVC-U管的最大口径已经达到1600mm

传统的塑料管道产品从材料来分

主要有PVC,PE,PP三类

,主要用于

市政、建筑给水和排水工程

。目前国内

PVC管道约占总产量的55 % , PE管道约占总量的30 %, PP管道约占总量的10%其中硬质聚氯乙烯(PVC-U)给水和排水管道

是我国发展最好的塑料管道品种。

产品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必要的助剂(包括热稳定剂、加工助剂、润滑剂等)加工成型的管道系统。连接方式主要采用专用的胶水粘接和橡胶圈扩口承插2种方式; PE给水和燃气管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高密度聚乙烯(HDPE)压力管道专用料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

通过在聚合中加入共聚单体丁烯、己烯等使得聚乙烯材料长期抗压性能提高。PE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为热熔承插、热熔对接和电熔连接; PP-R管道是PP原料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含量不高于2%的乙烯单体与丙烯进行无规共聚,得到的无规共聚PP-R。改进了普通PP的低温脆性,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长期静液压强度和耐高温强度。PP-R管道的连接主要采用热熔承插连接的方式。

除了上述3个品种以外,发展得比较早的塑料管道体系还包括铝塑复合管,这是一种金属和塑料的复合管道。内外是塑料层,中间是铝层,塑料和铝层的中间用热熔胶层进行粘合。铝塑管道的连接一般采用铜件进行连接。 

双壁波纹管和缠绕管也是我国发展得相对好的塑料管道品种。它们属于结构壁管材,与普通实壁管道的区别在于存在内壁和外壁结构。主要用于埋地用排水或通讯用管道,口径可以做到3m以上。内壁为了满足输送流体的需要是光滑结构,外壁则为了满足埋地抗外压的需要而制成波纹状或中空状的结构。结构壁管道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能够节约原料,对比同样的实壁管道,结构壁管可以节约原料30%-50 %。原材料可以为PVC或HDPE。连接主要有橡胶圈密封连接、热收缩带焊接等。料管道品种。

除上述几种塑料管道外,其它的一些塑料管道包括用于电力输送的护套管和化工用途的氯化聚氯乙烯( PVC- C)、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管道,用于光纤和通讯护套管用的PE管道和HDPE硅芯管,用于汽车、机械气动行业中的聚酞胺管道以及用于地板采暖用的交联聚乙烯(PE-X)管、聚丁烯(PB)管道和耐热PERT管等。

 随着全社会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四节”

工作的开展,将促进塑料管道有更大的应用市场。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建筑物内增加污水回用的中水管网设计等许多机会将会进一步促进塑料管道的推广应用。在塑料管道新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中,改性材料、新材料的出现速度将会更快。由单一材料加工逐步转向改性复合材料,以提高管道某方面特性或综合性能。同时非开挖技术、水中铺设技术、无沙铺设技术、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绿色包装用可降解塑料迎发展机遇 下一篇:ABS高分子工程塑料迈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