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橡胶发泡生产工艺控制和配方设计要素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橡胶发泡生产工艺控制和配方设计要素


橡胶发泡生产工艺控制和配方设计要素


1、塑炼工艺

生胶的可塑度直接影响孔眼的大小和密度。可塑度愈大,则胶料柔软性大,发孔容易,孔眼大,密度小;可塑度愈小,则正好相反,但如果塑炼过度或不足,则会影响发孔。一般多孔橡胶的可塑度以0.50~0.60(威氏)为宜。

2、混炼工艺

发孔剂要均匀地分散到胶料中去,以便得到孔眼大小和分散均匀的多孔橡胶。炼胶时辊温不能过高,以免造成胶料早期发孔。混炼顺序一般是:先加促进剂,然后加填充剂、软化剂和硫磺,发泡剂最后加入,或在加硫磺之前加入。若采用发泡助剂时,应先加入发泡助剂,然后加入发泡剂。如先加入发泡剂或一并加入,则会影响发孔结构,并会使发孔率下降。为了使发泡剂分散均匀,可将发泡剂和软化剂制成膏状混合物加入胶中。

3、胶料停放

胶料停放一段时间,以消除胶料在炼胶中所受的应力,防止海绵在硫化后发生收缩和变形。但停放时间不能长,一般为12~20h,停放过长会影响发孔。胶料应停放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

4、发孔和时间

发孔过程和胶料前期硫化往往是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在温度低于发泡剂分解温度时,发泡剂不能解出气体,而硫化过程仍然进行。因此,胶料仅硫化而不发泡。在高温时,发泡剂剧烈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发孔速度大于硫化速度,此时膨胀大,孔眼大而不均且气体易逸出。因此,温度要严格控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发孔过程中平板压力要大于胶料发孔时产生的压力,正硫化应处在胶料完全发孔的实际,以便获得最佳质量。

1、海绵橡胶对胶料的要求(门尼粘度30~5....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橡胶的透过性与配合技术 下一篇:橡胶胶辊材质的选择和工艺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