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塑胶原料的使用知识大全,你早晚用的到!
一)、 PS 透明
苯乙烯
(常称硬胶):
1、浸水24小时后只吸水0.04%。
2、易碎、易燃、易老化,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易变黄、退色。
3、PS会沉于水,用火加热后会软化燃烧,发出乌黑的黄色火焰及气味,火熄后气味尤其显蓍,不需要用其它料进行清理。
4、收缩性0.4%,加玻纤25%GF后为0.2%。
5、烘干70℃(2-3H)。用原料啤塑烘干2小时,当加入水口料或天气潮湿(2月份~5月份)3小时。
6、啤金属镶件:金属预热80℃~120℃,去油,外层有凹槽。
7、适用通用螺丝:L:D=18:1
8、熔胶温度:200℃~250℃a、 高温会降低品质定向性,因而加强其抗折断(如顶出时)及抗热形能力。b、 若250℃时,料停留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若275℃时,不能超过1~2分钟。
9、注意油压液温度、料温度、塑料温度、模温的控制。
10、温度设定值:后:150~180℃、中间:180~230℃、中:210~250℃、前:210℃~280℃、咀:210~280℃、模:10~80℃
11、射速:高速(无须高压)
12、转速:可以很高(最好配合周期)
13、背压:平时用低背压(啤有色可以配合)
二)、 PP 聚丙烯(POLY PRO PYLENE)
:
常称百折胶,缩写:PP、PPR、PPN、PP-N、PP-K、PP-C、PP-HO、PP-CO。
1、热变形温度为100℃,抵受沸水、蒸汽、消毒。
2、以火焰加热后约170℃熔化,火焰微弱发光,蓝中带黄,离火后仍然燃烧,气味如蜡烛,停机不需要用其它料进行清理。
3、收缩性:PP是半晶体热性料,收缩率1.8%~2.5%,24小时收缩8.5%, 首星期98%,放入沸水1小时完成。 注:收缩时间过长表示注塑过程出错(如模温高、胶温太低、压力太高),如放入沸水15分钟无过分变形表示注塑过程无问题。
4、加入30%玻纤(名为PPGF30)可将收缩性减到0.7%。
5、不能户外爆光,在85℃高温下会被芳族或氯化碳溶解;在高温下与含有铜的掺混塑料接触会导致分解。
6、PP是半晶体热性料,模温为50℃,可使用通用螺丝(L:D=20:1)。
7、胶温:220~275℃,切勿超过275℃,否则黏度会剧变并出现氧化现象。
8、机筒料停留:260℃时间不能超过5~6分钟,270℃时间不能超过2~3分钟。
9、温度设度值:后:190~230℃、中间:200~240℃、中:210~260℃、前:220℃~270℃、咀:220~270℃、模:30~80℃。
10、射速:高速(可减少内部应力与变形),模表面出现纹,出现表面问题可用低速高模温,可用高压力。
11、螺丝转速:配合周期,背压越低越好。
三)、 HDPE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SITY POLYETHGLENE)
缩写HDPE,常称硬性软胶。
1、HDPE是半晶体热性塑料,收缩率为2.0%~5.0%不等,甚至5%,模温对收缩程度 有很大影响,模温必须稳定。
2、模温应为20℃,在此温下24小时内,制品吸水为0.01%,必要时焗65℃/3小时。用原料啤塑烘干2小时,当加入水口料或天气潮湿2月~5月份时焗3小时。
3、可使用通用螺丝(L:D=20:1)。
4、用长时间保持压力可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5、加热时易燃烧,火焰蓝中带黄,只有少许烟雾,有烧着的胶滴滴下,熄后发出蜡味。
6、适用温度:220~260℃,若温度为270℃时,停机筒不能超过5~6分钟,若280℃时不能超过2~3分钟。
7、温度设定:后:160~200℃、中间:170~230℃、中:200~260℃、前:220~280℃、咀:210~270℃、模:10~60℃。
8、射速:可用高速射胶或多级注塑射胶。
9、螺丝转速配合周期:背压越低越好。
四)、LDPE 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GLENE)
缩写LDPE,常称软胶花料。
1、收缩性大:1.5%~5.0%.
2、加热时易燃烧,火焰蓝中带黄,只有少许烟雾,有烧着的胶滴滴下,熄后发出蜡味。
3、模温最好30℃,室温24小时后,吸水0.02%,如有必要可焗65℃/3小时,胶温介于180~280℃之间。用原料啤塑烘干2小时,当加入水口料或天气潮湿2~5月份焗3H。
4、可使用通用螺丝(L:D=20:1)。
5、料停机筒时间:270℃时,料停留时间不能超过5-6分钟,若285℃时,不能超过2-3分钟。
6、温度设定:后:120~200℃、中间:160~230℃、中:180~260℃、前:200~280℃、咀:210~270℃、模:10~60℃。
7、可用高速射胶或多级射速射胶。
8、螺丝转速配合周期:背压越低越好。
五)、PVC(UPVC、RPVC、PVC-U)
1、模温40℃最好。粗粉收缩率为0.1~0.5%,幼粉收缩率为1.5%.
2、室温24小时后,吸水0.02%,如有必要焗65℃/3小....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