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分类命名及特点
197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以后的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按照橡胶主链的结构来将橡胶材料划分为M、N、O、R、Q、T和U类(见表2-3)
表2-3
橡胶的分类命名法
化学名称
英文缩写
ISO1629-1976(E)
ASTM D1418-79
M类(饱和碳链橡胶)
聚丙烯酸酯橡胶
ACM
ACM
氯化聚乙烯橡胶
CM
CM
氯磺化聚乙烯
CSM
CSM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EPDM
乙丙橡胶
EPM
EPM
氟橡胶
FPM
PKM
O类(主链为含氧橡胶)
均聚氯醚橡胶
CO
CO
共聚氯醚橡胶
ECO
ECO
甲基环氧乙烷橡胶
GPO
GPO
R类(不饱和碳氢链橡胶)
聚丁二烯橡胶
BR
BR
聚氯丁二烯橡胶
CR
CR
丁基橡胶
IIR
IIR
溴化丁基橡胶
BIIR
BIIR
氯化丁基橡胶
CIIR
CIIR
聚异戊二烯橡胶
IR
IR
丁腈橡胶
NBR
NBR
天然橡胶
NR
NR
丁苯橡胶
SBR
SBR
Q类(主链含硅的橡胶)
氟硅橡胶
MFQ
FVMQ
甲基苯基硅橡胶
MPQ
PMQ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
MPVQ
PVMQ
甲基硅橡胶
MQ
MQ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VQ
VMQ
U类(主链含碳、氧和氮的橡胶)
聚酯型聚氨酯橡胶
AU
AU
聚醚型聚氨酯橡胶
EU
EU
N类(主链结构以氮原子为主体的橡胶)(略)
T类(主链含硫的橡胶)(略)
1.1天然橡胶
1.1.1天然橡胶的种类
天然橡胶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烟片胶、皱片胶、风干胶片、颗粒橡胶(也称标准橡胶)、胶清橡胶、易操作橡胶、充油天然橡胶等。另外还有一些特别品种以及改性的天然橡胶,如纯化橡胶、难结晶橡胶、粉末橡胶、氯化橡胶等。
1.1.2 天然橡胶的结构式
天然橡胶是由异戊二烯组成的线形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为:
CH
3
(CH
2
-C=CH-CH
2
)
n
1.1.3 天然橡胶特性
l 弹性
天然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橡胶的弹性是通过分子链的扩展和收缩来实现的,天然橡胶为碳链化合物,C—C单键能够绕轴间相对自由旋转,使分子链的构象千变万化,因此具有很好的弹性。其弹性模量为3~6Mpa,约为钢铁的1/30000,而伸长率为钢铁的300倍。在温度0~100℃的范围内,回弹率可达70~80%以上。
l 强度
天然橡胶是一种结晶型的橡胶,在外力拉伸的情况下会产生结晶,自补强性大,同时天然橡胶的平均分子量大,因此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纯胶硫化后的拉伸强度为16.7~28.4Mpa,用碳黑补强的硫化胶,其拉伸强度可达24.5~34.3Mpa。
l 疲劳
天然橡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优异,一般屈挠20万次后才出现裂口,是因为天然橡胶的经多次变形后滞后损失少,生热小的缘故。
l 老化
天然橡胶的主链中含有双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氧、臭氧而变成过氧化物,或在紫外光或热等作用下,使分子链裂解,使橡胶发粘或龟裂等,强度下降。需要添加防老剂来减缓老化现象。
l 耐介质性能
天然橡胶分子链不含极性基团,属非极性橡胶,耐乙酸乙酯、酒精、丙酮等溶液,不耐汽油、苯等非极性溶液。耐碱性能较好,但不耐酸。
另外,天然橡胶因其分子量分布宽,故有很好的加工工艺性能。
总之,天然橡胶是一种综合性能最好的橡胶。
1.2丁苯橡胶
3.2.1丁苯橡胶的品种见表2-4。
表2-4 丁苯橡胶的系列牌号
1000系列
高温共聚丁苯橡胶
1100系列
高温共聚充炭黑母炼胶,充油量14份或14份以下
1200系列
高温共聚充油丁苯母炼胶
1300系列
高温共聚充油充炭黑丁苯母炼胶
1500系列
低温共聚丁苯橡胶
1600系列
低温共聚充炭黑母炼胶,充油量14份或14份以下
1700系列
低温共聚充油丁苯母炼胶
1800系列
高温共聚充油充炭黑丁苯母炼胶,充油量在14份以上
1900系列
其它丁苯橡胶
2000系列
高温共聚丁苯胶乳
2100系列
低温共聚丁苯胶乳
1.2.2 丁苯橡胶的结构
丁苯橡胶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在乳液或溶液中用催化剂催....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