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氯化聚乙烯橡胶)的配合及应用
氯化聚乙烯
CPE
和聚氯乙烯
PVC
很多人会把这两个词混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两个词完全是不同的东西,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氯化聚乙烯(
CPE
)是聚乙烯分子链上的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25%~45%,氯化聚乙烯,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聚氯乙烯简称
PVC
,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氯化聚乙烯
CPE
的应用范围很广,因为按照原料中聚乙烯的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合率的不同状况,结晶程度也会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品种。
这其中氯含量的影响更大,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的形态和性能。通常状况下,当氯化聚乙烯的含氯量在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三之间时,呈现的是热塑弹性体,此时可以与PVC材料搭配,得到具有高伸长率和附着力的产品。
如果含氯量到达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则可以用来制造电线的绝缘层、轮胎、皮带等,因为此时的氯化聚乙烯富有弹性,而且容易改形。
如果含氯量超过百分之三十,而又不超过百分之四十,可以加入PVC材料,制造塑钢材料,继而延伸到家装门窗、管材或者板材的应用。
如果含氯量在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五十之间,就可以用来制造人造皮革、沙发外包皮以及汽车内饰等。如果含氯量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性能足够好,可以作为防腐、阻燃材料使用。可以看出,氯化聚乙烯可以由含氯量不同变化出各种形态,多样性也是其易用性的根本原因。
氯化聚乙烯CPE性能的几个影响因素如下:
1、氯化聚乙烯颗粒大小度。颗粒的大小一定要均匀,否则溶解性差。如果颗粒小的话可能会形成块状的氯化聚乙烯,范围一定要控制在0.1-200μm。
2、种类的不同。由氯化聚乙烯所得的
CPE
它的强度比较高,但是附着力比较低。
3、氯化聚乙烯的高度。氯化聚乙烯与PVC相容性差,不易作改良剂,而且氯的含量不要高于25%。氯含量在35%左右的CPE其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均较低,具有良好的橡胶弹性,并且与PVC有适宜的相容性,被广泛作PVC硬制品的抗冲击改性剂作用。氯含量为36-38%的CPE具有良好的弹性及与PVC相容性,因而广泛用作PVC抗冲击改性剂。当氯含量大于40%后,即可做增塑剂。
氯化聚乙烯
为聚乙烯主链碳原子上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其
主要化学性质如下
,供参考。
一、按照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的分布情况,
氯化聚乙烯
有两种典型结构:一种是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无规则均匀分布;另一种是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早无规则不均匀的嵌段分布。前者为无定形弹性体、后者为硬质塑料。
二、
氯化聚乙烯
橡胶是氯含量在25%~48%的非结晶型化学结构的饱和弹性体。在常温和非交联情况下具有一系列橡胶特性。与各种极性和非极性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性能和耐候性能,耐化学药品、耐臭氧、耐热老化。结构中的极性氯原子使其还具有耐油、耐燃和着色稳定性。氯化聚乙烯的工业生产是采用水相悬浮氯化反应法。
三、 粉状的高密度聚乙烯在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分散剂(如硅酸)的作用下均匀悬浮于水中,以有机过氧化合物为引发剂,通入氯气,在500~1500℃下进行反应,产品为白色粉末。可用于聚乙烯塑料的抗冲击改性剂、永久增塑剂、耐寒添加剂、聚烯烃的阻燃剂、各种胶料的改性剂。用于在较高温度下使用的中低压电缆护套材料,要求耐燃耐候的油井、矿山、船舶用控制电缆的护套,耐油、耐酸、耐燃的特种胶管、胶辊、输送带等橡胶制品。
CPE
即氯化聚乙烯以氯化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化学助剂,经混炼、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工序加工制成的防水卷材,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氯化聚乙烯可分为
树脂型氯化聚乙烯
(CPE)和
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
(CM)两大类。
下面介绍一下它的质量标准:
1、氯化聚乙烯(CPE)是一种非结晶或微结晶的白色细颗粒状的产品,它具有柔软性好,脆化温度低的特点,可以用来制造塑料合金或改善某些材料的综合性能。
2、质量指标大约有十一项,但是主要的有氧含量、热分解温度、残留结晶度、延伸率和抗拉强度、表面密度以及白度等。
3、虽然它的质量指标比较多,但是要想成为合格产品,这些指标它都应该满足。
氯化聚乙烯
CPE
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能,能溶于酯、酮等有机溶液,有很好的相溶性(有机....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