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
设计性能良好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要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很多研究人员都发表文献介绍了各自设计热管理系统的方法。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Ahmad A. pesaran等人介绍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而系统,最具有代表性。
确定热管理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确定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热管理系统要达到的指标,如平均温度T、温度变化范围△T等,根据整车集成的要求,确定电池组空间布置方案和尺寸。
测量或估计电池模块发热量及热容量 在相应的温度条件和充放电循环工况下,测量或估计电池组的发热量。
热管理系统初步设计 根据电池组的温度场分析,确定热管理系统所需消耗的功率、热传递介质、流通路径、流量等参数,初步制定设计方案。
预测模块和电池组的热行为 测量或估计电池组各部件之间热传递速度,使用计算 流体力学或实验得到电池单体或模块与热传递介质之间的热传递速度,计算不同热管理策略下的系统性能及其对电池组和整车性能的影响。
初步设计热管理系统,在预期的性能基础上,确定系统的参数。
设计热管理系统并进行实验。
在测试数据和分析的基础上热管理系统的优化。
电源系统热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个。
保证电池在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模块内部电池之间的温差小于控制值。
在低温下影响启动时能将电池预热到工作温度范围。
电池组内产生有害气体时能迅速将有害气体排出电池箱外,避免气体积聚。
从“简单的能量平衡方程”到更复杂的“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一个热管理系统必须考虑:必须从电池包或电池中移走多少热量、所允许的最高温度和温差、采用何种方式冷却、实际的冷却需求、对系统的附加成本等。
1.确定电池工作温度范围
在不同的....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