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挤出工作原理口型设计原则压出质量问题一站式配齐
一.工作原理
挤出成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具有一定塑性的胶料通过一个口型连续压送出来,使它成为具有一定断面形状的产品的工艺过程。
胶料沿螺杆前移过程中,由于机械作用及热作用的结果,胶料的粘度和塑性等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成为一种粘性流体。根据胶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变化,一般将螺杆工作部分按其作用不同大体上分为喂料段、压缩段和挤出段三部分。
各段工作特点如下:
1.
喂料段:
又称为固体输送段,此段从喂料口起至胶料熔融开始。胶料进入加料口后,在旋转螺杆的推挤作用下,在螺纹槽和机筒内壁之间作相对运动,并形成一定大小的胶团。
2.
压缩段
: 又称为塑化段,此段从胶料开始熔融起至全部胶料产生流动止。压缩段接受由喂料段送来的胶团,将其压实、进一步软化,并将胶料中夹带的空气向喂料段排出。
3.
压出段
: 又称为计量段,把压缩段输送来的胶料进一步加压搅拌,此时螺纹槽中已形成完全流动状态的胶料。由于螺杆的转动促使胶料流动,并以一定的容量和压力从机头流道均匀挤出。
二.胶料在挤出段中的流动状态
一般把胶料在挤出段中的流动看成是顺流、倒流、漏流和环流的综合流动。
顺流:
由于螺杆转动促使胶料沿着螺纹槽向机头方向的流动,它促使胶料挤出,又称为挤流。它的速度分布近似直线,在螺杆表面速度最大,在机筒内壁速度近似为零。顺流对挤出产量有利。
倒流:
由于机头对胶料的阻力引起的,也称压力倒流或逆流。胶料顺着压力梯度沿螺杆通道而产生倒流。倒流引起挤出产量减少。
漏流 :
在螺杆螺峰与机筒内壁间缝隙,由于机头阻力而引起的,它与顺流方向相反,它引起挤出产量减少,见图 3-1。
环流:
又称为横流,由于螺杆旋转时产生的推挤作用引起的流动,它与顺流成垂直方向,促使胶料混合,对产量无影响,见图 3-2。环流对胶料起着搅拌混炼、热交换和塑化的作用。
图 3-1 漏流流动示意图
1—机筒; 2—螺杆
图 3-2 环流流动示意图
1—机筒; 2—螺杆
图 3-3 顺流和逆流的综合速度分布
(a)顺流;(b)逆流;(c)顺流和逆流的综合速度分布;
1—机筒内壁; 2—螺杆; h—螺槽深....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