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的“自粘性与“互粘性
生胶料的胶粘性可表现为图片
(或粘着性)两个方面。自粘性是指粘性物质的自相粘合,如橡胶与橡胶的粘合。粘着性则是指不同物质之间的粘合,如橡胶与磨料间的粘合。
橡胶的自粘性与粘着性的差异,主要由橡胶的结构来决定,一般来说,天然橡胶的自粘力大于粘结力。丁苯橡胶的粘结力大于自粘力,且天然胶的粘结力小于丁苯胶的粘结力,在用天然橡胶制造橡胶磨具坯体时,由于天然胶的自粘力大,不易被破碎为颗粒状松散料,只能用炼胶辊筒进行压片成型,成型厚度极其有限。高厚度的磨具坯体则需要把多个薄片状坯片装入模具中,用压机合,并需连同模具去加热硫化。当使用丁苯胶时,由于丁苯胶自粘力小,很易把含磨料的丁苯胶料破碎为颗粒状松散料,从而可以装入模具中用压机进行模压成型,并随之可从模具卸出,托在铁板上去加热硫化。
橡胶的自粘性及粘着性除决定于橡胶的结构外,也受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例如:提高温度,天然胶的粘着力增大而自粘力下降,但丁苯胶的粘着力和自粘力都下降;加入补强剂(如炭黑)后,天然胶自粘力的增长幅度远大于粘着力的增长,而丁苯胶的粘着力仍大于自粘力。加入增粘剂后,丁苯胶的粘着力增长更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及加入不同的添加剂来调整生胶料的自粘性与粘着性,以获得较好的工艺性能。
橡胶的自粘性与粘着性除在外观表现上有所不同外,它们的产生机理也不尽相同。自粘力实质上是橡胶自身分子间内聚力的反映,是自扩散的结果,因而影响因素较少;而粘着力的大小除与橡胶本身....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