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橡胶混炼
内容:
掌握混炼定义
理解掌握混炼过程
理解混炼胶的结构及分散程度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一、混炼的基本概念
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地加入具有一定塑性的生胶、塑炼胶中的工艺过程称为混炼。经混炼制成的胶料称为混炼胶或母炼胶。
混炼对胶料的加工和制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混炼不好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性过低或过高、焦烧、喷霜等现象,使压延、压出、滤胶、硫化等工序不能正常进行,并使制品物理机械性能不稳定或下降。
在混炼工艺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保证配合剂的均匀分散,避免结团现象;
②使补强剂与生胶产生一定数量的结合橡胶,达到良好的补强效果,以利制品性能的提高;
③使胶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保证各项工艺的顺利进行;
④在保证混炼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混炼时间,减少动力消耗,避免过炼现象。
二、混炼胶的结构
1、配合剂粒径
配合剂加入生胶后,经混炼加工,其粒子的实际分散直径有大于、等于和小于粒子初始直径三种情况。
案例分析(06)(粒子大小分析)
内容:依据下表4-1说明胶料中常用配合剂粒子的初始直径?并进行粒径大小顺序。
表4-1 几种常用配合剂的粒子直径
配合剂名称
粒径,nm
配合及名称
粒径,nm
中超耐磨炉黑
天然气槽黑
高耐磨炉黑
混气槽黑
细粒子炉黑
高定伸炉黑
细粒子热裂炭黑
白炭黑
17~30
23~29
26~44
29~48
40~56
46~66
134~223
15~20
氧化锌
硫黄
超细碳酸钙
细碳酸钙
普通碳酸钙
硬质陶土
软质陶土
76
350~400
40~80
1000~3000
1000~10000
100~2000
2000~5000
安排:每班分组若干组,每组轮流选择主发言人,提出观点共同讨论,其他人提出补充意见。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2、混炼胶的结构:胶态分散体系
根据胶体化学的概念,分散体系可依据分散相粒子大小大致分为:
粒子直径为0.1~lnm时为分子分散体系,即真溶液;
粒子直径为1~l00nm时,为胶态分散体系,即胶体溶液;
粒子直径为l00nm以上时为粗粒分散体系,即悬浮体。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绝对,某些粒子直径为500nm的分散体系仍表现出胶体性质。
从大多数配合剂的分散度来衡量,混炼胶结构介于胶态分散体系和粗粒分散体系之间。
研究表明,让大部分配合剂(....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