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橡胶减震器的震动原理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橡胶减震器的震动原理


橡胶减震器的震动原理


一.振动的类型

隔振的类型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

1.主动隔振

对于本身是振源的设备,为了减小它们对周围其它设备的影响,将它们与地基(或支承)隔离开来。这种将振源进行隔离,防止振动传递开去的隔振称为主动隔振。

2.被动隔振

对于需要隔振的设备,为了减小周围振源对它的影响,需要将它与整个地基(或支承)隔离开来。这种将设备进行隔离,防止周围振源传给设备的隔振称为被动隔振。

二.隔振原理

为了便于理解振动隔离的基本原理,我们以回转机械为例来加以介绍。设备采用弹性基础,隔振系统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由质量m,阻尼c和弹簧k组成,设备回转部分质量mr,偏心距为e,转动角速度为ω0,由于偏心引起的垂直激振力为F为一正弦函数:

通过推倒,可以得出上述单质量-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稳态的振动传递函数表达式如下:

由图1可见,当调谐比(即激振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之比)大于

时,传递率小于1,这时,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传递率减小。当调谐比小于

时,传递比总是大于1,因此调谐比大于

时,为隔振区,调谐比小于

时,为放大区。因此,由于机器激振频率不可改变,要实现振动隔离,只有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使其满足调谐比大于,这样才能达到减小传递率的目的。工程实践中,一般把调谐比取在2.5~5范围内。

单纯从隔振观点来说,阻尼的增加会降低隔振效果,但是在机器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外界的激励,除简谐型外还可能包含一些不规则的冲击,由于冲击会引起设备较大振幅的自由振动,增加阻尼的目的就是能使自由振动很快消失,尤其是当隔振对象在起动及停车而经过共振区时,阻尼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振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Standard of virbration of urban area

GB 10070-88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如下),适用于连续发生的稳态振动、冲击振动和无规振动,....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橡胶内脱模剂成分组成脱模原理 下一篇:橡胶的滞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