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性能
摘要:研究硫化体系和补强填料对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黄硫化体系MPU的物理性能较好,过氧化物硫化体系MPU的工艺性能及耐热性能、耐压变性能较好,MPU主要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沉淀法白炭黑对MPU的补强效果较好,气相法白炭黑MPU的拉断伸长率较大; 可用少量树脂SP600和锦纶短纤维增大MPU硬度。
关键词: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硫化体系;补强填料;硫化特性;物理性能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橡胶公司(后为尤尼罗伊尔公司)等大型合成橡胶生产商研发制得,逐渐应用于橡胶工业,特别是轮胎工业。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对MPU进行研究,山西省化工研究院最早开发出过氧化物硫化型MPU(牌号HA-1),其后不断推出各种牌号及性能的MPU。
MPU除具有一般聚氨酯橡胶(PU)优异的耐磨性能、耐溶剂性能、耐寒性能及高强度特点外,还可采用传统的橡胶加工工艺来制造制品,这是MPU最大的特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PU仍以浇注型和热塑型为主,MPU的应用仍然较少。本工作通过对比不同硫化体系和补强填料对MPU性能的影响,为MPU更广泛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1· 实验
1.1 原材料
MPU,牌号SW70,密度1.06 kg·cm-3,门尼粘度[ML(1+4)100 ℃]46;过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