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对橡胶工程人员应具备“整体观念的思考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对橡胶工程人员应具备“整体观念的思考


​对橡胶工程人员应具备“整体观念的思考


  前言

       2001年、2009年广东省橡胶工业科技年会上,分别讲过《对橡胶配方设计的几点思考》和《对橡胶制品生产中整体观念的几点思考》,总体上是期望橡胶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最基本的素养一树立“整体观念”,开阔野,环抱全局,突出重点,综合平衡,准确稳妥,快捷地求解橡胶制品开发与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一、从橡胶制品(结构/配方/加工历程)的整体上求解问题

      橡胶制品的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加工历程(含工艺与设备)作为橡胶制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三个重要组成部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协同、制约。它们各自的本身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可能对橡胶制品的物化性能、使用性能、外观质量(成品率)成本、寿命起决定性作用。它们各自的重性视具体制品面对的具体问题而异。笼统而又过分的强调任何一者的作用,显然是既片面又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各相关部门真诚合作,往往抓不住问题的症结,找不准解决问题的关键,贻误战机,同时也不利于形成“抓住要点、综合平衡、对症下药”的能力。

       例如“Cu/CR/粘合剂SW”直接粘合,配方确定的情况下,就非均匀剂扯离粘接强度而言,CR在混炼之前塑炼充分,达10Pa,塑炼不充分4MPa左右,SW同碳黑同时加入,可致0MPa,SW在碳黑加入之后才加入,才能充分发挥其粘接效能。并且,62Cu或68Cu,Pb含量超标,使相对难粘合了。

      橡胶模压制品合缝线处“烂边”(backriding),配方、硫化工艺条件(各填胶量、硫化温度)都有可能是主因(2007.1,机械业出版社,吴生绪“橡胶成型工艺技术问答一书,可做参考)。有时,模具流胶槽(过于宽大),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可参考世界橡胶工业,2006,33(12)41~47)。

      又如抗冲击减震垫圈,每秒冲击2~3次,寿命100万次(后议为50万次)。选准胶、硫化体系,单模制样达90万次之后,用7×7腔模具试产,中心部位腔80~90万次层腔仅20~30万次;改用5×5腔模具,相均匀达60万次或以上。估计,改进模具计,不但会提高其寿命....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一文了解橡胶行业用填充(补强)剂碳酸钙 下一篇:橡胶骨架纤维与橡胶之间的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