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看我七十二变
橡胶的起源
人类最初对橡胶的认识,是来源于天然的三叶橡胶树。割开开橡胶树的表皮,就会露出乳白的汁液,这个过程和从漆树取漆类似,两者取出的都是乳白的液体,由于漆液非常粘稠,中国古代的古人,在建筑中用大漆来粘木头,所以才会有“如胶似漆”这种说法。而对于漆的利用,我国在古代就已经登峰造极,七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朱漆的木碗,而汉唐时期的漆器则是一个盛世的代表之作。“滴漆如土,前年不腐”,由于大漆的优良性质,古代的木漆匠人将它运用到作画上,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木漆版画另世人再睹千年事,历经千年,依旧赤红如初。它上面的记载象征着北朝以来的汉化与胡风的融合,催生了盛唐时代的辉煌。由于木板漆画的工艺早已失传,用今天的技术做出的复制品仍难以企及古人的高度,不由得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魏的木漆版画
与之不同的是,漆是一种蛋白质,可食用、入药。而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天然橡胶成分的测定,为后人研制合成橡胶开辟了道路。橡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高弹性,而用于耐油胶圈等则是利用其溶胀小,性质稳定的特点。
天然橡胶是经橡胶树取下的汁液凝固、干燥后制得,合成橡胶是人工合成的高弹物,常用的有丁苯橡胶(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丁腈橡胶(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氯丁橡胶(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进行α-聚合而生产)等,还有其他一些特种橡胶。
橡胶的性质
硫化
橡胶的高弹性,是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呈无规卷曲线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线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对其做硫化处理,即增加它的交联度,使链段间的联结更紧密,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强度和硬度随之上升。
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其做不同的改性,如橡胶工业中常用的增强填料炭黑、轻质二氧化硅、碳酸镁等,可以大大提高橡胶的拉伸强度。
耐油、自修复功能的改性天然橡胶
橡胶在使用的过程....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