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碱(腐蚀)橡胶
橡胶的耐腐蚀是指其能抵抗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破坏的能力。要使橡胶耐腐蚀,首先应使其耐水。
耐腐蚀橡胶的配方设计,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①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橡胶品种;
②降低化学介质向橡胶的扩散速率,可以设法在橡胶表面形成一个防渗透层,阻止或降低化学腐蚀性介质的扩散速率,如利用石蜡喷出或采用聚四氟乙烯涂覆表面等;
③在橡胶中加入能够与化学介质反应的添加剂,抑制化学反应速率;
④对橡胶进行化学改性,改变橡胶的分子结构。
橡胶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橡胶分子结构的饱和性、取代基团的性质。
耐腐蚀性橡胶的基本材料应具有较高的饱和度。化学介质对橡胶的破坏作用,是其向橡胶渗透、扩散后,与橡胶中活泼基团(双键)发生反应,引起橡胶大分子中化学键和次价键的破坏,从而使橡胶的性能下降。所以,要使橡胶对化学腐蚀性物质有较好的稳定性,分子结构要有高度的饱和性。
橡胶分子间作用力强,分子空间排列紧密,也会提高胶料的耐化学腐蚀性,如氟橡胶的耐腐蚀性较好。一般在使用温度不高,介质浓度较小的情况下,二烯类橡胶如NR、SBR、CR等,通过适当的耐酸碱配合,硫化胶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的能力。对于氧化性极强、腐蚀作用很大的化学介质(如浓硫酸、硝酸、铬酸等),则应选用氟橡胶、丁基橡胶等化学稳定性好的橡胶为基础,进行耐腐蚀配方设计。橡胶和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学稳定性好的塑料并用,可大大提高其耐化学药品性。
橡胶的硫化体系影响橡胶的耐腐蚀性能
。一方面,由于橡胶的硫化,交联网络的形成,交联密度的增加,橡胶大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和双键逐渐减小,橡胶大分子中弱键受化学介质的破坏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交联网络的形成,增加了橡胶大分子链段的运动阻力,增加了化学介质低分子物质在橡脐中的扩散阻力。因此,提高硫化程度,即增加交联密度,是提高硫化胶耐化学介质的有效途径。在二烯类橡胶中,在硬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硫黄用量,来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从而提高....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