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施工丨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质量的确保与施工工艺

知识中心 > 建筑涂料 > 施工丨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质量的确保与施工工艺


施工丨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质量的确保与施工工艺


近日有数篇文章质疑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的完工质量,甚至建议推翻现有的连接型式,不论任何施工工艺,工程不外是由工程人员(含政府监督的专业人员)、工人与施工设备共同完成,其中

工程人员需担负绝大部分的责任

,一个工程的失败,不足以被举证推翻所有的相同工艺,需探讨失败的原因及未来制止失败的相应规程,就如美国垮了一座桥,就要限制美国不能再盖相同工艺的桥一样,不能因噎废食,传统现浇建筑工艺,亦有建垮的案例,但我们一般会认为与工艺无关,是施工人员未遵守规范而行所造成,相信装配式建筑少数失败的案例亦雷同,大都是操作失当,与工艺无关,其

失败的责任是无法推给工人(农民工)担负的,工程人员需担负绝大部分的责任

装配式建筑非新兴工艺,老祖宗的装配式木结构早已使用在诸多庙宇建筑,20世纪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被开发出来,1960年流行于法、英、北欧、苏联等国家,早期结构系统以铰接居多,结构刚接系统自

余占疏博士

(Dr. Alfred A.Yee)于1960年后期发明套筒续接器(Splicesleeve)方得以使用,并首次应用于38层楼高之装配式建筑(阿拉莫阿纳酒店,檀香山,夏威夷)的预制柱续接,此后即开创了竖向结构套筒续接之篇章,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套筒续接器技术一直持续在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区进行改良、研发、试验研究及应用,采用此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物在全球各地已经历了无数大小地震的考验,而近年对套筒研究最积极与提出最多研究报告的是国内,有不少令人惊艳的成果产出。

套筒续接技术原理是将欲连接之两段钢筋插入套筒中,然后注入由水泥、细骨料与外加剂等组成的无收缩高强度砂浆,待灌浆料硬化后将套筒内壁与钢筋表面紧密的结合再一起,使应力可以有效地传递。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的连接方式,常用有『机械连接接头』、『钢筋倒插入套筒』、『金属波纹管』与『钢筋正插入套筒』等,机械连接接头由于是干式连接,其可靠度可轻易由实验室印证,钢筋倒插入套筒连接型式如下图:

此型式之施工流程说明如下,先将底座上安装好垫片并封模后,再把套筒内注满高强度砂浆,接下来吊装底端留有出筋的预制柱插入接合,使多余的砂浆溢出,此种工法可确保套筒内的高强度砂浆填充确实,当预制柱起吊时要注意防止钢筋碰撞弯折与弄脏,在高楼层时,其柱、梁节点需采机械连接或3D节点,工艺较为复杂,故一般工艺常用于独立基脚的基础上,其结构连接是可靠的,

唯一需管控的是高强度砂浆的搅拌,需符合砂浆厂家搅拌的规定及检验,此质量管控需由工程人员直接管理,监理人员在旁监管

金属波纹管连接,钢筋藉由砂浆填充具备韧性的金属波纹管的续接方式,早已被证明可以有效的传递拉力、压力和剪力,且便于柱与柱、柱与基础及剪力墙等节点的连接。国内外也皆有相关的规范或是标准,例如:国内机械行业标准JB-T6169-2006金属波纹管中,对于金属波纹管的结构、波纹形状、接口形式、制造材料及检验规则等都有完整的说明。美国PCI Design Handbook 8TH中对于金属波纹管的连接提出以下几项建议,提供参考:

抗拉钢筋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12倍钢筋直径。

钢筋韧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提升拼接缝施工质量,你需要注意这三点! 下一篇:没接触过装配式?现场图解装配式施工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