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墙饰面砖施工和检测的注意事项及标准
黄贵强
(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室)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陶瓷古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爆发性增长,陶瓷外墙砖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迅速增加。陶瓷外墙砖以其良好的装饰美观效果、历久弥新的质感、综合造价低廉、后期维护方便以及耐酸碱、耐久性、耐候性、耐污性、性价比高、易施工等众多优点,成为建筑外墙装饰首选材料之一,对保护墙体有重要作用。但在施工中,贴饰面砖前基面处理不好,找平层材料(或面砖胶粘剂)与基体的粘结强度过低,出现脱落、开裂、空鼓、脱皮、变色等许多质量问题,易造成面砖胶粘剂(加上找平材料)与饰面砖一起从基墙脱离或从墙上掉下,也由于外墙饰面砖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时间、施工后的养护原因,致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南方地区,由于暴雨和台风的影响,饰面砖脱落及开裂更为严重,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充分的注意。本文中笔者以长期从事外墙饰面砖的检测经验来探析一些外墙砖施工和检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外墙饰面;胶粘剂;装饰效果
1·饰面砖的施工
1.1 工艺流程
选材→基层处理→贴墙、设置标筋→抹灰→弹线→镶贴→嵌缝→保养
准备好水泥砂,水泥宜选用32.5标号以上的水泥,砂宜采用细砂,基层与饰面砖之间增加一层1:0.3水泥细砂浆防水找平层(细砂采用40~70目),确保基层平整,增强防渗水效果。采用1:2水泥砂浆镶贴,砂浆厚度为6~10mm;镶贴用的水泥砂浆可掺适量石灰膏来确保和易性,增强基体抹灰与饰面砖的粘结力,便于调整砖缝,避免空鼓。并用φ6~φ10圆铁压缝,做到灰缝密实、粗细均匀,进一步增强防渗水效果。沿楼高度每两层设一道水平伸缩缝,避免面砖热胀冷缩产生空鼓、裂缝。
调整砖缝宽度,尽量采用整砖粘贴,增强视觉效果,减少切割机具损耗及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1.2 工艺原理
⑴由于外墙平整度的偏差,导致基体抹灰厚薄不一。厚的地方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薄的地方粗砂粒滚动容易产生砂眼,成了外墙渗漏的主要隐患。在外墙砌砖时,必须严格控制好平整度,减少基体抹灰出现微裂缝及砂眼等缺陷。
⑵严格控制好主体结构尺寸,在砌墙、门窗框安装、抹灰等工序中根据面砖的模数调整主体结构局部尺寸,尽量消除半砖粘贴,从而达到提高外墙观感质量的目的。
⑶注意事项
①饰面砖安装工程施工应在基体或基层的质量验收后进行。基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其表面质量应符合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②施工前,为了避免大面积粘贴外墙饰面砖后出现饰面砖粘结强度不达标而造成的严重损失,在现场进行饰面砖粘贴施工前,监理单位应从粘贴....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