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浅谈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排技术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浅谈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排技术


浅谈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排技术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飞速,2016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811.9万辆,涂装车间是汽车制造业中耗能大户,同时涂装车间也产生了大量环境污染物(如VOC、废水、漆渣、废溶剂、CO2等),因此绿色环保型的汽车涂装工艺的研究、应用、推广对于汽车制造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文浅谈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几点理解。

1   前处理工艺过程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1   设计多道水洗,采用逆工序补水

设计多道水洗并且采用逆工序补水的清洗方式,大大提高了前处理过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同等清洗效果的前提下,新鲜水的补加量可以节省85%左右。前处理脱脂、磷化带出量的经验数据为0.1-0.12 L/㎡。

1.2   废水处理与循环使用

汽车涂装车间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有脱脂、磷化、电泳、沉渣池。脱脂废水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以及车身上清洗下来的防锈油等,磷化废水主要含有药剂里的镍、锰、锌、氮、磷等,电泳与沉渣池废水主要含有油漆中的树脂、颜料、溶剂等有机成分。

1.3   减少脱脂槽排放频次

1.3.1   油水分离器设计的合理性

一般的油水分离器有重力型油水分离器、加热型油水分离器、粗粒化型油水分离器、旋流型油水分离器、过滤吸附分离装置、超滤膜分离装置等,其中加热型油水分离器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油水分离器一般采用蒸汽加热,温度升高可以使乳化油破乳而絮集上浮,其关键点就是温度的控制,温度过低会影响油水分离效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表面活性剂失活,一般情况下温度需要控制在75-85℃范围之内,破乳时间需要控制在30min左右。近年的加热破乳油水分离设备,经过结构改进设计,应用效果较好,脱脂槽的换槽周期可以延长至二年及以上。

1.3.2   陶瓷膜超滤技术

陶瓷膜是以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多孔非对称膜。陶瓷膜超滤技术是指在压力作用的驱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流动,小分子物质透过膜,含大分子组分的浓缩液被膜截留,从而使流体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然而由于脱脂槽液容易引起陶瓷膜堵塞、降低陶瓷膜使用寿命,因此国内主机厂涂装车间并未广泛使用陶瓷膜超滤技术。

1.4   替代磷化的新技术—薄膜前处理技术

传统的磷酸盐转化膜(磷化)技术,在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渣中不但含有锌、镍、锰等重金属元素,而且含有氮、磷等富营养元素,一般的冷轧板产生磷化渣的量为3g/㎡,镀锌板产生磷化渣的量为0.5g/㎡。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传统的磷酸盐转化膜(磷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近年来新型薄膜前处理技术在国内得到了推广使用。硅烷前处理就是薄膜前处理技术的一种,硅烷在金属表面形成皮膜的过程是硅烷首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硅醇,硅醇的羟基(即—Si—OH官能团)在金属表面形成氢键,然后发生脱水反应形成—Si—O—Me的共价键,同时,硅烷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硅醇分子间又可以发生缩合、聚合反应,这样就会得到网状结构的皮膜覆盖在金属基材表面。一般的可以将硅烷化学结构用通式表示为:Y—R—Si—X,式中的X是指水解官能团,决定了硅烷产品的水解速度;Y为与电泳漆反应的有机官能团,决定了硅烷产品与电泳漆的相容性、反应性。薄膜前处理与传统磷化前处理相比较工艺精简,只有脱脂和薄膜处理两道关键工序。槽体布局基本与磷化线相同,在不对设备进行大改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实现将磷化线切换成薄膜处理线。原表调槽换成水洗槽,可以与之前的工业水洗槽串联起来,形成逐级溢流。薄膜处理技术优点是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中既不含锌、镍、锰等重金属元素,又不含氮、磷等富营养元素,而且产渣量约为传统磷化产渣量的十分之一....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浅谈汽车涂装紧凑型工艺调试 下一篇:浅谈精益生产在传统汽车涂装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