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金属漆正侧面亮度的几个因素
0
引言
金属闪光漆是以透明有机颜料和片状效应颜料如铝粉、珠光粉、铜金粉等配制成的具有颗粒状闪烁效果的一类涂料,涂装后在光源照射下,漆膜中的片状颜料交辉闪烁,呈现出强烈的金属质感,并且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明暗和色调变化,给人以奢华艳丽的视觉冲击,因而成为面漆涂装的主流,其用量已超过面漆涂装需求的70%。金属闪光漆虽然色彩艳丽明快,修补却是一大难题,由于受效应颜料的定向、粒径大小等影响,在金属漆修补时,很难在各个角度都做到与原漆膜一致。而现在面漆修补又追求快速,甚至达到了立等可取的程度,所以在金属漆修补调色时的基本要求是达到正面与原漆膜一致,兼顾侧面效果,修补目视色差的控制则通过过渡的手法来实现,但是此种方式处理常常仍会有色差存在,并且采用过渡的手法修补有时需要扩大修补面积,增加成本。本文介绍了影响金属漆正侧面亮度、白度的几个因素,可以在调色时尽量做到正侧面一致,减少目视色差。
1
金属漆的随角异色效应及原理
随角异色效应是指随观察角度的不同,颜色会呈现出明度和色调不同的一种光学效应,一般是由片状效应颜料如铝粉或珠光粉对入射光的不同散射和反射方式所导致,而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干涉珠光能使闪光漆的随角异色效应更加强烈和丰富。
1.1
不同入射光下的随角异色
对于金属底色漆加罩光清漆的涂层体系,入射光线会先在清漆层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再在金属漆层发生反射;对于不同的入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越小,则折射角越小,折射光强度越大;所以平行于法线的0°入射光(图1b)有最强的折射光在金属漆层发生反射,在镜面反射角观察呈现最强烈的金属质感;对于入射角逐渐增大的入射光(图1a),其折射光强度也逐渐变弱,在金属漆层反射后的镜面反射光逐渐呈现暗灰色,这在银灰色涂装时则显得尤为明显。
图 1 不同角度入射光下的随角异色
1.2
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随角异色
效应颜料对光线的反射率较高,比如铝粉对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全反射率就高达75%~80%,而其中镜面反射率可能达到40%~60%,所以在入射光线不变,改变观察角度或观察角度不变,改变入射角时,在接近镜面反射处观察,效应颜料产生最强反射,此处亮度最高,在远离镜面反射角处观察,则以漫反射为主,亮度偏暗沉。为评估金属漆的色差,发展出了5°、6°甚至12°的多角度色差仪,其中5°色差仪最为常用,其原理如图2所示,在与镜面反射....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