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盖前沿电泳针孔分析与解决
0 引言
自1975年PPG公司研究成功阴极电泳漆以来,汽车阴极电泳涂装方法因其卓越的防腐性能,被汽车行业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泳针孔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身防腐性能,同时增加了打磨处理和车身擦净的工作量,处理不好将影响面漆的喷涂质量。针孔产生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广,解决对策也各不相同。。
1 背景
1.1 脱脂不彻底或槽液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如果脱脂不干净会造成针孔,首先对机盖前沿固定位置进行了人工擦洗,验证了20台,电泳烘烤完之后进行观察,针孔现象未有任何改善。同时对脱脂槽液的参数进行了验证,脱脂标准工艺值13 ~ 16 pt,经过1个月的数据监测跟踪,脱脂参数一直维持在15.3 ~ 15.8 pt,脱脂参数无明显的波动,均处于工艺范围内,排除前处理材料脱脂原因。
1.2 磷化不良影响
磷化膜不致密,疏松多孔也会导致电泳针孔,所以对磷化膜状态进行了观察,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后续在前沿位置进行挂板,把做好的磷化膜板送检,检测结果:结晶覆盖率100%(合格),结晶大小2 ~ 4 μm(标准≤10 μm),说明磷化膜并无异常。同时对表调和磷化槽液进行了1个月的监测,表调的pH一直维持在9.55±0.01(工艺标准8 ~ 12),浓度一直在2.0 pt(工艺标准0.5 ~ 4.0 pt);磷化槽液的总酸度一直维持在22.0 ~ 22.4 pt之间(工艺标准20 ~ 24 pt),游离酸维持在0.6 pt(工艺标准0.3 ~ 1.0 pt),促进剂维持在5.0 ~ 5.2 pt(工艺标准3 ~ 6 pt)。通过对表调槽液pH、浓度,磷化槽液总酸、游离酸和促进剂连续跟踪,发现表调、磷化参数也无明显波动,且在磷化后电泳前....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