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泳漆膜耐冲击爆裂问题解决措施
0
引言
电泳漆膜为车身的第一道防护层,对车身防腐至关重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车身的防腐性能。合格的电泳漆膜不但成膜无问题更要保证漆膜的各个性能满足要求,漆膜的性能满足不了要求,车身的防腐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
1
背景
在某新工厂,现场人员对电泳涂层性能进行检测时发现电泳漆膜耐冲击性不合格:使用冲击试验器,重锤高度为50 cm时下落冲击镀锌板电泳漆膜,冲击反面漆膜发生爆裂脱落现象(在电泳厂家产品供货技术协议中明确规定电泳漆膜耐冲击性能为≥50 cm,反面无爆裂),具体脱落问题严重影响车身防腐性能,需亟待解决。
2
真因确定
2.1
要因确认
电泳漆膜耐冲击爆裂需排查的方面很多,根据前期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从以下环节入手排查电泳漆膜耐冲击爆裂真因:板材、烘烤温度、电泳槽液、表调槽液、脱脂槽液、磷化槽液等。
2.1.1板材排查
为验证是否为板材本身问题进行了如下试验:利用相同型号板材分别在3个主机厂进行实车挂板验证;并使用不同板材在问题工厂进行实车挂板验证,试验结果如表1~2所列。
表1 同一型号镀锌板在不同线体电泳后试验结果
线体
试验结果
其他主机厂1
正反面均无裂纹
其他主机厂2
正反面均无裂纹
问题主机厂
反面爆裂脱落
表2 不同板材在问题工厂泳板试验结果
板材类型
试验结果
问题工厂某车型顶盖用冷轧板
正反面均无裂纹
问题工厂某车型四门用镀锌板
反面爆裂脱落
其他工厂车身用镀锌板
反面爆裂脱落
标准邦德冷轧板
正反面均无裂纹
问题工厂某车型四门用镀锌板
(打磨镀锌层2 μm)
反面有裂纹
结合表1~2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电泳漆膜反面爆裂问题只发生在镀锌板上,打磨镀锌层2 μm后,能有效改善漆膜爆裂问题;
2)鉴于相同镀锌板在其他线体电泳板无问题,因此判定问题工厂前处理电泳线体存在引起漆膜爆裂的因素。
2.1.2 烘烤条件排查
电泳烘干效果对电泳漆膜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为验证是否为电泳烘干效果不良导致电泳漆膜耐冲击性不合格,进行了如下试验:用问题工厂某车型四门用镀锌板随线前处理电泳后,在实验室利用烘箱烘干,烘烤温度及时间分别为:175 ℃×15 min;180 ℃×15 min;185 ℃×15 min;175 ℃×20 min;195 ℃×2 0min。具体试验结果如表3所列。
表3 烘烤条件对漆膜耐冲击性的影响
烘烤条件
试验结果
175 ℃×15 min
反面爆裂脱落
180 ℃×15 min
反面爆裂脱落
185 ℃×15 min
反面爆裂脱落
175 ℃×20 min
反面爆裂脱落
195 ℃×20 min
反面爆裂脱落
由表3可知,在电泳漆膜完全固化的前提下,不同的烘烤条件不会对漆膜耐冲击性造成影响。结合问题工厂电泳烤房炉温测量结果分析,烘烤温度及时间正常,烘烤条件并非导致电泳漆膜耐冲击漆膜爆裂问题的真因。
2.1.3电泳槽液排查
为验证电泳槽液性能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如下试验:不同主机厂磷化板在问题工厂电泳随线挂板,问题工厂前处理板在其他工厂随线电泳。试验结果如表4所列。
表4 电泳槽液对电泳漆膜耐冲击性的影响
试验类别
试验结果
其他工厂1前处理+问题工厂电泳
正反面均无裂纹
其他工厂2前处理+问题工厂电泳
正反面均无裂纹
问题工厂前处理+其他工厂2电泳
反面爆裂脱落
问题工厂前处理+问题工厂电泳
(电泳膜厚在15 μm以下)
正反面均无裂纹
问题工厂前处理+问题工厂电泳
(电泳膜厚在18 μm左右)
反面爆裂脱落
由表4可知,电泳漆膜在15 μm以下,漆膜耐冲击性良好。但产品供货技术协议要求:电泳漆膜立面平均膜厚≥17 μm,平面平均膜厚≥15 μm,目前电泳车身局部位置存在电泳膜厚不足或刚刚达标情况(车门内板前部),通过降低电泳膜厚来改善漆膜耐冲击性方法不可行;在电泳漆膜>17μm,与其他2个主机厂磷化结合后,耐冲击性满足技术协....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