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泛白的内外因分析及防治
涂膜泛白的内外因分析及防治
0 引言
涂料是海洋、石油、化工、机械、航空航天、交通工程等领域使用最多的防腐及功能材料之一,能够对被涂物的各个部位起到防护和装饰作用,提高了被涂物的质量,延长了被涂物的使用寿命,在各个行业得到了长期和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涂料是涂膜的“半成品”,它只有经过施工到被涂物表面形成涂膜后才能表现出其保护、装饰及其他特殊作用。但是有些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或成膜后会出现涂膜泛白失光、产生无光斑点或呈现白雾状的弊病。涂膜颜色比原来淡白,这种现象称为涂膜泛白,也叫变白、白化等。泛白影响涂膜表面装饰效果及耐擦伤性,有时虽目视不易发现但以后可能出现痱子或层间附着不良等现象。
引起涂膜泛白的原因非常复杂, 本文将根据泛白现象的特征来推测泛白机理, 着重分析对引起涂膜泛白的涂料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及外部环境等外在原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漆膜泛白的预防措施及改进办法。
1 涂膜泛白现象机理
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或固化成膜后的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抑或更长的时间里,都存在出现泛白现象的可能。涂料一般是由成膜物质、溶剂、颜料、助剂等成分组成,形成涂膜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系统。随着时间和温度、相对湿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涂膜中成膜物质的单相连续结构会发生改变。这些不可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局部形成了微小气囊、微小液囊、不定型微晶等,在外观上涂膜就表现出泛白现象。
涂膜出现泛白也可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与涂料反应后形成了不相容的化合物而引起的。水分不能完全溶于挥发份随之挥发而是与成膜物构成了一层白色的乳状体。其后,水分逐渐挥发,此时如果乳状体能够被残留的溶剂所溶解,则白色涂膜层消失;反之,则涂膜的连续相被破坏,导致树脂析出,出现泛白现象。
2 涂膜泛白的原因分析
由于组成涂料的4大组成部分中树脂或溶剂出现吸水、颜填料分散不均等原因而出现的泛白现象称为内因,在涂料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而引起的泛白现象称为外因。
2.1 涂膜泛白的内因
成膜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涂膜泛白的影响很大。树脂分子与溶剂分子不仅尺寸相差悬殊而且分子运动速度也相差很大,这就会造成溶剂分子能很快地渗透进入树脂,而树脂分子向溶剂扩散的速度却非常缓慢,树脂经历了先溶胀再溶解的过程。树脂与溶剂极性越接近越容易互溶,同种树脂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树脂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与溶剂的相容性越差。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树脂作为成膜物时,有时会出现部分树脂析出泛白的情况。
涂料中渗入水分也会....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