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涂料化工装置的安全隐患及设计优化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涂料化工装置的安全隐患及设计优化


涂料化工装置的安全隐患及设计优化


一.涂料树脂反应系统的沿革

涂料树脂品种繁多,产量小、间歇法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有固体、液体、气体,更是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且大多为可燃、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树脂生产反应条件既有常温常压的工艺也有高温高压的反应。常温反应系统的加热一般使用蒸汽、热水加热,相对比较安全,这里主要介绍高温反应系统。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等生产属于高温反应(反应温度要达到200多℃),其生产有熔融法和溶剂法两种。熔融法生产工艺由于产品的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包括聚合度控制、分子量的均一性、色泽等),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醇酸、聚酯生产的典型流程如下图所示。最早的流程只有横置冷凝器,没有垂直(竖)冷凝器和分馏柱。与冷凝器的连接是一根直的空管,直径为D159~D219不等,后来改为套管和带有填料的分馏柱,通过柱顶的垂直(竖)冷凝器或分流器实现内回流。显然,没有分馏柱的装置有如下几个缺点:一是没有内回流(我们把共沸脱水的溶剂经过分水器分水以后回流入釜称为外回流),无法压制较重组分的逸出,增加了二元醇的消耗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二是由于苯酐类原料的升华凝聚,会造成直管和冷凝器的堵塞,带来清理上的麻烦。

图1  醇酸、聚酯树脂反应系统

二.反应釜及其加热系统

就加热方式来说,高温树脂的反应也经历了直接火(燃煤、燃油、燃气等)和电加热(电感应加热、远红外加热)及导热油加热的多种选择。直接火加热显然有安全环保等问题,其利弊得失自不必说。远红外加热具有设备简洁紧凑的特点,与导热油加热相比,没有庞大的辅助系统,比较适用于单一的或者数量较少的反应釜。远红外加热也经历了可控硅控制、固态继电器、模块控制,技术比较成熟。但高温的加热体达到500℃以上,而且有很大的热容量。反应釜反应结束降温出料后,加热体的降温有一个很大的滞后,这就带来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许多隐患。特别是采用反兑稀操作的工艺,反应釜出料以后,反应釜的釜壁继续受到高温远红外加热体的强烈辐射,壁温迅速反弹上升。流挂在釜壁上的物料在高温下进一步聚合成胶,甚至结焦炭化。更有甚者,反应釜出料后吸入的空气与残留在釜内的有机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继而被釜内碳化物的明火引燃引爆,后果十分严重。此外,残留在釜壁的成胶物、碳化物给下一批生产的产品带来无穷的隐患。特别是成胶物在成品中以胶粒的状态存在,在过滤时容易被拉伸,从而穿透过滤介质,残留在产品里回弹成为颗粒,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最终涂料产品“返粗”这样的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原因就在这里。

解决远红外加热存在问题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操作上,在反应结束前适当提前关闭、停止远红外加热,用其余热继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的降温,要适当延长物料在釜内的滞留时间,使加热器腔内和反应釜的壁温尽量接近物料温度,这样做还能节省能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采用正兑稀生产工艺操作就没有这个问题存在了。从设备设计上来说,增加一个远红外夹套的强制通风系统,直接对远红外夹套和釜壁进行通风降温。这样的处置会有效地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安全生产。

远红外加热器还有另外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污损阻抗型有机硅基防污涂料研究进展(Ⅱ) 下一篇:涂料对钛白粉性能的要求